图摄:马微冰Mitbbs.com
货架上的几款商品,有的距离保质期还有2-3个月,有的则是刚生产不久。将近100平方米的门店里,6名服务员一直在忙碌地拆箱上货,部分新货商品价签还没来得及摆放,便已经被拿空。Mitbbs.com
在仓库后门,地上摆满了被拆开的纸箱,每个纸箱都贴有带生产日期的字样,店员解释,这是为了方便上货,能够把日期靠前的摆在更加显眼的位置。附近很多上班族会来扫货,店员们每天都在上货清货,从店里走出去的顾客,无一不是提着大包小包。Mitbbs.com
一位回收废品的阿姨,边整理纸箱边告诉AI财经社,自己天天都来这里收纸箱,每次都有几十斤,都成了老熟人了。据店长透露,特卖店是从去年底才开始在北方开店的,之前南方地区早已开出上百家店铺,多数位于商务区。由于店内生意太好,目前特卖超市并没有开通外卖,而是邀请顾客进入会员群,提前了解店内新品。Mitbbs.com
适逢下午6点,AI财经社看到店内陆陆续续走进许多顾客,起初多数人只是逛逛,并没有真的要买什么。但逛完一圈后,面对如此低的价格,不少人转身去拿购物篮,一件件往里放,直到装满为止。结账时少则几十元,多则上百元。旁边相隔几家门店的便利蜂,顾客却很少。Mitbbs.com
“省钱像呼吸一样”这句被贴在特卖超市各个角落的标语,戳中了许多年轻人。购买临期食品不再是大爷大妈们的专属,也成为年轻人解救窘困钱包的一种利器。Mitbbs.com
临期生意猫腻深?Mitbbs.com
临期食品并非近几年的新生概念,无论是线下的商超、便利店,还是线上的食品店,假使在仓储、运输上被耽搁时间,最后就会变身临期。按照传统方式,这些临期食品会被经销商原路退回销毁,并予以补贴。Mitbbs.com
但对于供应商而言,销货是最后一条路,如果能在商品有效期内尽快将商品出售,就能够降低损失。因此不少商家便看中供应商手中的货,利用各种渠道将其快速销空。Mitbbs.com
除了特卖超市,一些大型商超也会在超市设立几处临时食品销售专区,甚至在电商渠道,为了更好地销售临期食品,直接1折出售。但对于一些保质期较短的产品,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,许多超市在临近日期时,便会选择直接丢掉,以防出现安全事故。Mitbbs.com
一位零售行业上游人士对AI财经社说,临期食品产业链一直都存在,从近几年红火的特卖超市来看,多数都是进口食品,这是因为进口食品在物流海关处需耗费较长时间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状况,便会拖延至少一个月时间,正式上市时,就距离保质期不远了。Mitbbs.com
更重要的一点是,进口食品定价高,即使在低于3折以下的进货价中,仍然还有利润空间。当代年轻人不会轻易购买低廉的商品,往往还讲究品牌。“但其中也有不少灰色部分。”上述人士透露道,进口食品包装均是英文,上架时都会贴上一张新的中文产品介绍,其中就包括生产日期,一些黑心商家伺机会将商品日期进行篡改,造成仍然还在保质期内的现象。Mitbbs.com
除此外,对于大规模的临期商品,部分厂家会供给特需渠道,比如学校、工厂这类采购量大、消耗速度快的B端客户,普通用户的购买力很难达到清货目的,除非开许多家店一起卖货。Mitbbs.com
“牛肉干有货时记得和我说”、“米饭自嗨锅也不够”在特卖会员群中,年轻顾客们议论纷纷。随着临期食品逐渐被接受,这种精简节约生活,也正在成为主流。 Mitbbs.com